Loading... 首先,燒袱子。是漢族信仰習俗,流行于四川各地。 由于父親新逝,為了祭奠懷念,所以我根據老家(巴中地區)長輩說的和網上搜集的一些寫袱子的格式(包含圖片格式)發給大家,根據全國各地區文化習俗之差異,僅供參考。 ”封袱子、寫袱子、燒袱子 “都是為懷念去往天國的親人、祭奠他們,不是封建迷信,是一種風俗、更是一種民族文化傳統。 1、寫袱子的基本格式: 袱子書寫習慣是從上到下,從右向左,本來正規的應該是繁體字,但是現在我們很多時候不知道具體的繁體字了,所以從簡也行。 2、寫袱子的稱謂: 男稱大人,女稱孺人。如:老大人,老儒人。老儒人中儒字可以變為”安“或者”夫“都可行,但是我們老家多用老儒人稱呼。 老人死三年內:亡男稱 新逝顯考 或 新故顯考,亡女稱 新逝顯妣 或 新故顯妣。 三年后:亡男稱 故顯考 或 曾故顯考 ,亡女稱 故顯妣 或 曾故顯妣。 由于袱子一般是寫三代,所以我就不過多列舉,有需要可以百度文庫,不要看其他野史。 一代:稱父親 故顯考(姓)公諱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男 (備注:我們老家 很少寫正魂二字) 二代:稱祖父 故祖考(姓)公諱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孫 三代:稱曾祖父 故曾祖(姓)公諱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曾孫 母之父:稱外祖父 故外祖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孫 母之兄或弟:稱舅 故舅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侄 妻之父:稱岳父 故岳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婿 叩 妻之祖父: 故內祖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孫婿 叩 妻之姐夫: 故襟兄 收用 襟弟 叩 妻之姐姐: 故姨姐 府 氏收用 姨妹弟 叩 后父: 故繼父 老大人收用 繼男 叩 后母: 故繼母 老孺人收用 繼男 叩 丈夫: 故良人 收用 荊室 叩 妻: 故賢妻 收用 為夫 具 更多稱謂,請查詢百度文庫。 3、燒袱子的節日稱謂: 一般都以農歷為準。格式上“今當或今逢”什么之期,對長輩可以是”恭逢什么之期“。是指什么節日寫給已故親人的袱子。不同的節日填寫不同的日期。 新年 拜年之期 正月 上元之期 清明 拜掃之期 端陽 蒲節之期 七月半 中元之期 或 孟蘭之期 臘月 下元之期 或 歲月之期 見暮之期 除夕 年盡之期(我們老家一般在農歷大寒到立春,這段時間都流行砍墳草、壘墳、燒袱子等習俗,這個時候一般都用年盡之期) 燒七寫首七,然后依順序寫二七、三七至十七,十七寫封七作帛之期。百期寫百期之期或卒哭之期;周年,一周年寫小樣之期;二周年寫大樣之期;三周年寫除服之期。 一般情況,我們老家的人寫袱子共計5列: 第一列 今逢什么之期 不孝男某某某、媳某某 第二列 虔具冥財 多少封 第幾封 奉上 第三列 最主要的(逝去親人的稱謂) 第四列 墳前火化 (路邊火化等) 第五列 天運多少年多少月多少日 火化 或者 公元多少年多少月多少日 火化(化納)日期最好是寫陰歷。 列舉幾個常用的格式圖片,方便大家依照各地方習俗選用。        # 七月半快到了!鎮雄人寫包(袱子)格式及稱呼大全!   **七月半寫包稱謂一覽表**       中元節祭祀包袱怎么寫 中元節燒包袱的格式 2019-08-06 16:41:45 來源:天氣萬年歷 導讀:中元節祭祀燒包袱是習俗之一,主要是將冥幣以信袱的方式寄去給陰間的親人們,希望他們在陰間也能夠吃好喝好住好玩好。不過在給親人寄包袱前,一定要把稱謂和信息給寫好,不然東西是無法寄到親人的那里的,那么中元節祭祀包袱怎么寫?中元節燒包袱的格式是什么呢?和萬年歷小編一起去看看吧。 中元節祭祀包袱怎么寫 中元節祭祀包袱怎么寫 “袱包”是古時祭奠逝者,將冥幣以信袱的方式化給幽冥界的亡魂,以寄托哀思。相當于現在人郵寄錢財。由于地域不同,寫法也不盡一致,但大致相仿,其寫法大有講究,隨著老一輩的逝去,正逐步失傳。包袱的反面都只寫一個字:封。草體,壓著折紙的縫寫,代表封口,在郵寄的路上不要讓別人拿了去。 農歷七月初至七月半,是人們中元祭祖的日子。燒包袱,是由燒紙錢演化而來。民間在每年農歷七月十三(新亡人)十四日(老亡人)祭奠亡靈時,都要燒包袱。意在寄錢給祖先亡靈,好讓他們在陰間有錢用,更好地庇佑子孫。將打好的紙錢,用白紙封起來,就成了一個個長方形的袱子了。封好后,還要用毛筆字寫上敬奉的字樣。 中元節燒包袱的格式 包袱的文字是直排的,從右到左各列內容為: 第一列: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X封(即:中元節鬼魂勝會之期虔誠準備冥界紙錢并打包成多少封); 第二列:上奉XX(即:恭敬地奉送給XX); 第三列:故XX收用(即:已經故去的XXX老人收用); 第四列:孝XX祀(即:陽世孝人XXXX祭奠); 第五列:天運XX年XX月XX日叩化(即:農歷跪拜焚化的日期)。 中元節燒包袱的格式 注意事項 一、不同的輩分,稱呼亦有不同,一般上溯四代,即先考、祖考、曾祖考、高祖考,以示“慎忠追遠”。 二、尊稱都是男右女左。自稱亦自然隨著改變,相對應的分別是:子、孫、曾孫、高孫。 三、袱皮背面的交合處應寫上一個大大的“封”字,以表示封口,其他鬼魂等不得隨意拆看。 四、卷上一卷錢紙,用白紙包好,寫上“挑夫專用”?!疤舴颉奔搓庨g的“郵遞員”,如果沒有挑夫,冥錢是無法送到的。 先人與送包人的關系表達 直系親人稱謂 先人與送包人的關系表達 上九代:稱鼻祖。故鼻祖(姓)公諱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。自稱落款:孝耳孫。 上八代:稱遠祖。故遠祖(姓)公諱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。自稱落款:孝云孫。 上七代:稱太祖。故太祖(姓)公諱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。自稱落款:孝仍孫。 上六代:稱烈祖。故烈祖(姓)公諱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。自稱落款:孝晜孫。 上五代:稱天祖。故天祖(姓)公諱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。自稱落款:孝來孫。 上四代:稱高祖。故高祖(姓)公諱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。自稱落款:孝玄孫。 上三代:稱曾祖。故曾祖(姓)公諱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。自稱落款:孝曾孫。 上二代:稱祖父。故祖考(姓)公諱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。自稱落款:孝孫。 上一代:稱父親。故顯考(姓)公諱(名字)老大人妣(姓)老孺人正魂收用。自稱落款:孝男。 旁系親人稱謂 先人與送包人的關系表達 父之兄:稱伯伯。故伯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。 父之弟:稱叔叔。故叔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。 父之堂兄:稱伯伯。故堂伯 公 老大人收用 孝堂侄。 父之侄:稱兄或弟。 故堂兄或弟 老大人收用 堂兄或弟。 母之父:稱外祖父。 故外祖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孫。 母之兄或弟:稱舅。 故舅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侄。 母之伯爺:稱堂外祖。 故堂外伯祖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堂外孫。 母之堂兄:稱堂母舅。 故堂母舅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堂外侄。 父之姐夫:稱姑父。 故姑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內侄。 父之姐妹:稱姑母。 故姑母 府 氏老孺人收用 胞侄。 父之姑爺: 稱故姑公。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內侄孫。 父之姑娘:稱姑婆。 故姑婆 府 氏 老孺人收用 孝侄孫。 同父母之姐:稱胞姐。 故胞姐 府 氏收用 胞弟。 胞姐之丈夫:稱姐夫。 故姐夫 收用 內弟。 最后修改: ? 允許規范轉載 打賞 贊賞作者 支付寶微信 贊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用,請隨意贊賞